(一)重视行政执法程序
根据《碳排放权交易管理办法(试行)》的相关规定,生态环境主管部门在对“双碳”领域行政违法行为进行执法调查的过程中,如果发现相关行为已涉嫌构成犯罪,则应当将犯罪线索移送司法机关处理。这也意味着,行政执法工作一定程度上有预警效果,可能伴随着后续的刑事处罚。因此,投资、交易主体在面临生态环境主管部门开展的行政执法工作时一定要高度重视,不仅应当积极配合行政执法调查,而且要全面评估其法律风险,充分研判是否存在刑事犯罪的风险。对于可能涉嫌刑事犯罪的问题,提前制定应对刑事调查预案,在刑事调查来临时积极、妥善应对,尽可能的维护合法权益。
(二)聘请专业刑辩团队
刑事追诉一旦发生,对涉案人员影响巨大,处置不当,将会造成致命性后果。涉案人员被采取刑事拘留的强制措施后,人身自由受到限制,心理上孤立无援,加之又不知晓相关法律规定,难以对自身行为性质作出准确的判断。犯罪嫌疑人在精神高度紧张等情况下,也很难保持清醒的头脑应对公安机关的讯问,亟需刑辩律师的专业指导。辩护律师通过有效开展辩护工作,为当事人提供专业法律服务,切实维护其合法权益。
(三)积极争取合规不起诉
自2020年初开始,在最高人民检察院的持续推动下,企业刑事合规制度不断探索和发展,涉案企业合规改革试点在检察机关全面推开,企业合规不起诉在司法实践中得到深入和广泛的应用。检察机关对于办理的涉企刑事案件,在依法做出不批准逮捕、不起诉决定或者根据认罪认罚从宽制度提出轻缓量刑建议等的同时,针对企业涉嫌具体犯罪,结合办案实际,督促涉案企业作出合规承诺并积极整改落实,促进企业合规守法经营,减少和预防企业犯罪,实现司法办案政治效果、法律效果、社会效果的有机统一。企业通过合规整改,可以弥补管理漏洞,防范今后可能再发生违法犯罪,既既促进涉案企业合规守法经营,也警示那些潜在缺乏规制约束的企业遵纪守法发展,从而促进市场主体健康运行,更好服务经济社会发展。